如何分辨安全的心理成長課程?避免心理操控的陷阱
- 心理諮商所 華昕藝心
- 2月15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2月15日
撰文/陳瑜慧 藝術治療師

近來 #錫蘭Ceylan《#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》這個影片,導致 「#心靈成長課程」、「#潛能開發訓練」 在社會上引起熱議。這些課程通常以自我探索、突破心理障礙、提升人際關係為包裝,吸引參與者投入。但有些課程背後卻隱藏著心理操控、情緒勒索,甚至財務剝削,讓參與者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依賴,甚至受到傷害。
在心理諮商的專業領域,我們認為 「安全的心理成長」,應該建立在自主選擇、尊重界限、科學實證的基礎上,而非透過高壓環境或強迫性的「蛻變」過程來影響學員的信念與行為。
今天,我們希望透過心理專業的角度,與大家分享如何分辨健康的心理成長環境,避免落入心理操控的陷阱。
什麼樣的課程容易有心理操控的風險?
雖然並非所有心理成長課程都有問題,但部分課程可能存在以下 「心理操控」 特徵:
❌ 1. 否定你的過去,打擊自我價值
許多爭議性的課程會讓學員 「放棄舊有價值觀」,以此來創造「新生」的錯覺。過程中可能出現:
• 「你過去的問題,都是因為你沒有勇敢改變!」
• 「你一直沒有成功,是因為你不夠敞開心!」
這些話表面上聽起來像是鼓勵,但實際上可能讓學員產生罪惡感與羞恥感,進而對課程產生強烈依賴。
❌ 2. 強迫揭露個人創傷,製造極端情緒
某些課程會要求學員當眾分享自己的 創傷經驗、童年陰影、內在羞恥,甚至被迫在課堂上 「接受指責」、「承擔錯誤」。 這樣的做法 違反心理安全原則,可能導致「二次傷害」,甚至加深心理創傷。真正的心理療癒,不應該透過強迫式的情緒操控來達成。
❌ 3. 讓你感覺「無法退出」,甚至讓你覺得「是你的問題」
有些課程會 營造群體壓力,讓學員不敢質疑、不敢離開。若你表示懷疑,可能會被指責 「你就是不夠開放」、「你還沒準備好蛻變」。健康的學習環境應該 尊重個人選擇,而不是透過羞辱、威脅來維持課程權威。
❌ 4. 設計「進階課程」,讓你不斷投入金錢與時間
• 許多心靈課程會告訴你:「你還不夠好,還需要更高層次的課程。」透過「升級」、「高階會員」、「秘密課程」等機制,讓學員不斷 投入金錢、拉更多人進來,形成類似 傳銷或多層次行銷(MLM) 的模式。心理成長應該是個人化的旅程,而不是需要無止境付費的連續課程。
如何辨識「安全」的心理成長環境?
一個 安全、尊重、符合專業倫理的心理成長環境,
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:
✅ 1. 尊重個人自主權,不會強迫參與
健康的學習環境應該讓學員 有權選擇是否參與,而非透過威脅或羞辱來讓人留下。
✅ 2. 透明的課程資訊與合理收費
正規的心理學、諮商、成長課程應該 清楚標示課程內容、目標、流程與收費,而不是用神秘包裝吸引人參加。如果課程資訊模糊、學費高昂、承諾「快速改變人生」,請務必提高警覺。
✅ 3. 以專業為基礎,避免誇大療效
合法的心理師、社工師、精神科醫師,會 遵守專業倫理與實證基礎,不會誇大治療效果。如果一門課程聲稱 「上完這個課,你的人生會完全改變!」,這可能是一種 誇大承諾,需審慎判斷。
✅ 4. 以支持性環境取代高壓訓練
真正的心理成長應該在 安全、尊重與支持的氛圍下進行,而不是透過羞辱、情緒操控 來促使學員改變。
如果你想要心理成長,還有哪些選擇?
如果你正在尋找心理成長的機會,以下幾種方法可能會是更 安全且有效 的選擇:
心理諮商:與專業心理師一對一討論你的心理狀態,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。
藝術治療 / 團體心理輔導:透過創作與互動探索內在情緒,在安全環境下學習成長。
正念 / 冥想 / 瑜伽: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與壓力,提升自我穩定度。
心理學知識學習:閱讀有科學基礎的心理學書籍,提升自我認識與思考能力。
真正的心理成長,應該讓你感到 安心、被尊重、有選擇權,而不是 被操控、被壓迫、無法退出。
圖片來源:Youtube頻道「錫蘭Ceylan」
Comments